梁金胜董事长随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出访欧洲
2009-10-22 12:06:12 Count:1581
2009年2月25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率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访问德国。陈德铭部长和德国经济部长古滕贝格共同出席了在柏林德国工业联合会总部举行的“中德贸易投资论坛暨采购项目签约仪式”,并分别发表演讲。
陈德铭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应更加努力维护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此次向欧洲派遣贸易投资促进团,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在困难形势下,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欧洲共同应对危机的鲜明立场。
陈德铭表示,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随着中国汽车、钢铁、电子信息、轻工和石化等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双方在汽车制造、精密仪器、精细化工、金属冶炼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将会更加广阔。陈德铭还就深化中德经贸合作提出了四点建议:巩固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新合作方向、促进投资与贸易的互动,推动中德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古滕贝格对中方迅速落实温总理访问德国时的承诺,派团来德开展贸易投资合作表示感谢。德国和中国一样,都认为在危机中应坚持市场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扩大贸易的同时,德国欢迎中国企业扩大对德投资。
参加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赴德开展经贸洽谈的中国企业总计达上百家,分布在机械制造、电子、汽车、移动通信、远洋运输、核电设备、纺织、医药、造纸以及相关高科技、服务贸易等多个领域。
在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德国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德贸易投资论坛上,中国企业与德国企业进行了分组对口洽谈。同时,双方就如何扩大中德双向投资、发展双边服务贸易、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中德企业间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共有36家中国企业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技术、凯士比泵业、易孚迪感应设备、瓦德里希科堡机床制造、VOITH造纸机械、德国斯图加特CTC中国贸易中心项目等一批德国企业签订了采购合同或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王汉江会长带领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代表团参加了论坛和签约仪式,广州交易会进出口有限公司在中国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和德国经济部古滕贝格部长共同见证下与德国CTC公司签订了德国CTC中国贸易中心合作意向书,德方指定广州交易会进出口有限公司为CTC公司中国招商总代理,双方携手深度发掘中国优秀企业资源,为更多中国企业提供直销欧洲的通途。CTC中国贸易中心地处德国斯图加特市,是经中、德两国政府认证的中国品牌商贸展示中心,建成后将是欧洲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
已达成的这些合同和协议,主要是先进技术设备采购,也包括一批服务贸易、高新技术合作和双向投资合作项目。有60%以上的采购意向属于下一步将继续洽谈引进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这对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进步,促进中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将发挥积极作用。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部长助理仇鸿出席了上述活动。
“德国企业得到被拯救的机会”
过了旧历新年,广州交易会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梁金胜通过中国轻工业商会报名参加了贸促团。
之前的大半年,他一直与德国企业洽谈“中国商品城”项目。“我们都互相考察过多次,在年前大体定了下来。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代理商很多,但设点的并不多。我们希望能搭建平台,帮助国内中小企业顺利打入欧洲市场。这里面也有很大商机。”
梁金胜原打算三四月份签协议,但有机会随中国商务部来到德国,也就提前签了。他代表公司联合两家德国企业,签订了合同,投资2亿多欧元,一起在德国斯图加特建设中国商品城。
“斯图加特当地政府非常重视这个项目,中国城的建筑面积大约7万平方米。现在,项目用地已经征好,整体规划也基本出来了。”到目前为止,梁金胜的合同进行得异常顺利。
像广交会进出口公司一样,参加贸促团的很多企业并不是盲目地去“撒钱”。据梁金胜所知,大多数企业,比如中国移动和联通等公司,与意向合作方已经谈判了很长时间,去之前合作框架都基本定下了,只是集体签字去了。
作为江西抚州勤达塑料制品公司的总经理,赫丽丽也随中国采购团“到欧洲转了一圈”。农历正月十五得到通知,一开始说3月底成行,后来她听说是胡主席指示要在“两会”前完成任务。2月20日,赫丽丽才准备好材料,办签证很快,4天后就出发了。
赫丽丽的公司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明显。“我们主要生产户外休闲产品,全部外销。现在经济环境不好,海外市场对这类奢侈品的需求明显减少。我们必须要降低成本。从国外进口铝和铁原料,比国内的价格要低很多。”
赫丽丽对德国的铝工业也很感兴趣。她介绍说,参加贸促团的企业是分两路在欧洲四国展开考察的。轻工、纺织、机电类的企业主要去的是德国和瑞士,矿产、航空类的企业主要去了英国和西班牙。
记者了解到,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也是满载而归。他们与德国西马克梅尔公司签订了价值5700万欧元的采购合同,引进了4条铝加工生产线。
德国社会对中国企业的欢迎程度超出梁和赫的预想。他们还应邀考察了德国的一些高科技和环保项目。“有一种空调环保技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正在研究是否可以把它引进到国内。”梁金胜说。赫丽丽则看了斯图加特的一家灯具厂。
“德国企业得到被拯救的机会。”德国《世界报》说。
2月25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德国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了中德贸易投资论坛,36家中国企业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技术、易孚迪感应设备等德国企业签订了采购合同或合作协议。
贸促团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赴德开展经贸洽谈的中国企业达上百家,分布在机械制造、电子、汽车、移动通信、远洋运输、核电设备等领域。德国是中国目前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德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还是中国从欧洲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
“德国是第一站,也是签订协议或达成意向最多的一站。”梁金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四国之行,我们一共签了价值大约130亿美元的合同或意向,其中与德国方面签的就有110亿左右。”